三月小说网
三月小说网 > 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> 第374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4章

 

嬴政还曾经担心地让太医给他看过,韩非表示自己没事,而且都怪李斯官迷心窍,以李斯的文笔和敏锐还有那能打十个的好身体,要是肯专心做这个事,哪还要他拖着病体耗费心力。

他请求嬴政,如果自己死了,那治理天下的事,有张苍也可以了,一定要让李斯盯着修史的事,不能让儒家仗着人多偷偷塞私货。

嬴政:……

嬴政答应下来了。本来这个事他自己也很重视,确实要信得过的人盯着。李斯的“前科”也让他不放心,等李斯年纪再大点,是得让他退休,到时候发挥余热去干这个活也不错。

不过现在还不行,现在正是李斯得用的时候,他十分倚重,不能弄去修史。

这两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开始不过两三年,离结束还有很久很久,嬴政甚至怀疑到自己历史上的寿终之时,他们连初稿的一半都没搞定。

需要的人也很多,各派有名望的老师们带着学生边读边整理,并动笔开始撰写。经过几番争吵后,会有一个大家都不能说满意的初版,然后再争再改。

这个改的过程可能要先经历自己内部各派,再拿出来与别的学派争,很是麻烦。

于是又有学者不愿意自己所写埋没,干脆借大秦的藏书干私活。自己写的也留着,将来自己整理成书就是了。

并且这么多学者文人聚集,他们平时也会写一些文章。如今主要还是雕版印刷,活字印刷要识字工人,大量办出版还是有点不现实,只在咸阳有一家活字印刷坊,正准备搬到外城,改建成真正的印刷厂。

而无论哪一种印刷方式,都不会什么人的文章都印。

种种种种,就诞生了抄写检校的需求,咸阳需要大量读过书有闲时间的年青人替人抄书,替人校对。

一批人有了出路离开了,就需要新一批人的填补。

去年一场考试之后,走了一批人,便有了需求。郑羊通过长安县的亲友知道了这件事,就人托人的,给自己辖下的少年们找了这么个机会,让他们来咸阳见识一番,在咸阳找到可以继续读书的地方。

现在三个月了,大伙也都安定下来,找到各自的去处了。

许衍并不十分擅长自然科学,他学得好的是律法,在学室中不仅背诵得好,分析案例更是有悟性。学室的师长不是法家的,对律法并不精通,推荐的时候就把他捎上了,让他到咸阳城找个好老师学习,律科每次开考,考上去做小吏的人很多,老师觉得他出来学一学,大有希望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