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
&esp;&esp;“相公,累不累?累的话咱们就停下来歇会儿。”
&esp;&esp;宋声确实走得很累,虽然他已经连续走了十天去学堂,每天的运动量也挺大的,但从宋家村走到小云亭的路要比他去学堂走的路多一半。
&esp;&esp;两个人停下来在路边歇了会儿,出来的时候在水馕里灌了水,两人一人喝了一点。
&esp;&esp;歇的差不多了又接着赶路。
&esp;&esp;直到快中午的时候宋声才到了地方。
&esp;&esp;他不知道曾经的小云亭是什么样的,但如今放眼望过去,原先村子的痕迹已经完全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堆积了一层层的石头和木头,还有已经颇具规模的半成品宫殿。
&esp;&esp;这是宋声第一次看到百姓服徭役的场景,宫殿的面积并不小,征调的民夫有好几十队人,每一队差不多三十来人,有的扛木头,有的搬石头。
&esp;&esp;石头是用来铺地面的,木头则是用来搭建宫殿的。
&esp;&esp;这用来铺路的石头倒还好,两个人挑着箩筐,差不多就能搬动。
&esp;&esp;再沉一些的就四个人挑一个箩筐,也能挑动。
&esp;&esp;这木头就不一样了,又圆又长,也不知道是砍伐了长了多少年的树,年轮一圈又一圈十分粗长,两头一边各两个人都不管用,十人抱一木才能缓缓将木头运过去。
&esp;&esp;就在旁边不远处还有几个差役盯着,手里拿着鞭子时不时挥舞一下,嘴里还吆喝着快点。
&esp;&esp;但凡有人稍微走得慢一些,一鞭子就挨在身上了。
&esp;&esp;宋声站在这里看了没多大会儿,就看到有好几个民夫身上挨了鞭子。
&esp;&esp;这就是古代的徭役,残忍无情,却又不得不服从。
&esp;&esp;见宋声和陆清站在这一直看着也不走,刚才拿鞭子正抽的起劲的差役表情不善的走了过来,将手里的鞭子绕了两圈儿缠在手上,看宋声书生的装扮,说道:“这可不是你们读书人该来的地方,没事就赶紧回去,这里杂乱的很,可要当心磕着碰着了!”说完紧了紧手里的鞭子。
&esp;&esp;这种差役你想吃软不吃硬,你若是没什么背景,跟他横只会下场更惨。
&esp;&esp;宋声早有准备,从袖袋里掏了几个铜板出来给他们塞了过去,嘴上说道:“两位大哥好,在这里当差甚是辛苦,这点心意就当是差爷的辛苦钱。”
&esp;&esp;拿钱好办事,这是徭役期间家属前来探望的潜规则。
&esp;&esp;见着银钱,两个差役的态度立马温和了许多,说道:“读书人前来学习徭役工事的也有很多,那你们就进来吧。不过先说好,只能站远点看,若是这上面的石头木棍砸下来,你们磕着碰着了,那都是你们自己的事,听清楚了吗?”
&esp;&esp;宋声笑着答应了。
&esp;&esp;陆清在旁边一直没说话,他心里惦记着,今天是来看公爹的,眼睛一直在那些干活的民夫身上,寻找哪一个是公爹。